查看原文
其他

王来文 | 品《晴耕雨读》

2017-02-22 王来文 文化生活报



晴耕耘,雨勤读。

时光就在这耕耘的汗水

和勤读的沉思里流溢,

不空度,不枉费。


"宦读人生"



  夜读叶双瑜先生所著《晴耕雨读》一书,我想起了"宦读人生"这句子。


  学而优则仕为历史常态,不足为奇,而能仕而优则学,那才是可贵,倘若能仕而优则学亦能述而作,那则才是一种真性情,才是一种本真与修炼,才是一种真正的笃定内修。身在官场,千里宦游,俗事缠身,人事纷扰,更需以阅读来滤养身心。这时候的读书,可经世致用,可兼济天下,更可养心悟道,了悟人生,洞察宇宙,皈依心灵,修身齐家,丰富人格,不忘初心。此时能述而作,无意间,可让为官从政立功成为立言的沃土良田,也是一种历史与人生的命运与机缘,如欧阳修,如苏东坡,如曾国藩。

年轻时的叶先生

   深夜品读叶先生《晴耕雨读》,可领略书中文字带给我的思考与回味,更多的则是先生的精神世界给我的启迪和感悟。让我感受到当代宦读人生的魅力,宦读人生的启示意义,看到了吾民族宦读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薪火传续



 晴耕耘 雨勤读 



  晴耕耘,雨勤读。时光就在这耕耘的汗水和勤读的沉思里流溢,不空度,不枉费。


  先生以“晴耕雨读”为书名,这是他可贵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的一种诗性呈现,也是对把握人生的鞭策,看似风轻云淡,实则饱含着浓浓的哲理,意蕴情深矣。

      《晴耕雨读》上下两册,为“心织笔耕”、“华林晴悟”、“往事情深”、“佳作品读”四个部分。先生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切身体悟,以温情的往事和独到的心得,让我们感动着晴耕的生动,雨读的诗意。在其平实的回望叙述中,我们领略到的是一位有文心的人文从政者敞开的心扉世界,文中笔调如其为人一样坦荡磊落,没有欲言又止,没有云遮雾绕。


      本书的开篇关于“调研工作”之谈,一谈就是四次,从调研工作的实施策略到调研方式的提高创新,从调研队伍的建设再到调研作风的改进,一步衔接一步,一步比一步深化,这种一以贯之的认真负责态度,令我大感收获的同时,心生敬佩。先生在工作上求真务实,生活中向善求美。在《关于“梅”、“枚”的存疑》一文中,对《闽西日报》所刊文章中同时出现的“五梅拳”、“五枚拳”进行了详细考证,并得出“‘五梅拳’的表述应当是正确的”结论。这一看似“咬文嚼字”的小细节,折射出的正是先生的这种精神境界。

调研中的叶双瑜

       为官为民的责任感、担当感和使命感,使得先生的文章充溢着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人文关怀。“华林晴悟 ”里,他没有大谈空话,没有照搬理论,而是用一种贴近生活、贴近历史、贴近人文的角度来跟你对话,让你仿佛觉得是一位师者在拉着你的手叙旧,随心,随理,随性,但不随意。


       在《对党忠 办事实 读书勤 待人和》一文中,作者引经据典,博古论今,既有古今美谈,又有中外逸闻,既有福州典故,又有身边人事,说理不说教,谈论如谈心,言之切切,意味深长,可反复咀嚼。当我们读《访英散记》,会若有所思;读《乡村絮语》,会深有同感;读《第二次上大学》,会唤起回忆。真诚质朴的叙述语境里,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生活处处留心,对现实时时关注,对人生常常思索的智者形象。没有高高在上,没有故作高深,文章里处处洋溢着先生的练达睿智和赤子情怀。启发着我对生活、对现实、对人生应是可多角度的去认知,去体悟,去挖掘。这样的文章在书中有数篇,谈旧时岁月,然思想火花历久弥新,虽风移人往,然境过情留,依然真挚动人,真情感人。


       先生的评论文章虽然篇幅不大,然言简而意赅,微言而大义,如品小画,“方寸之间见天地,细微之处有乾坤”。语言明白晓畅,富有意蕴;简约朴实,饱含智慧。我想,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多年担任领导职务所形成的风格与特色,更重要的是他多年来不间断的博学与思考造就的。



《欲报天晓第一声》叶双瑜 作


       如在《无憾而远行——读杨绛》一文的结尾中写道:“时代造就名家,时代需要偶像。杨绛先生应该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心灵偶像。”把一个文学上的大师作为心灵偶像,我深感惊讶的同时,又觉得是再自然不过。联想到先生还擅长书画,显然,文学和艺术都是他汲取知识和智慧的法门,是人生航道上的心灵灯塔。我常想,倘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,只顾埋头打理职业内的一方小园圃,困囿于脚下的一垄小田野,那是远远不够的,应该抬头望远,懂得从历史角度人文情怀的关怀出发,从人类的智慧宝库中汲取养分,这样,事业之花才能盛开得饱满,也才能持久。这方面,先生是榜样。

       先生在后记里谦称自己是一名“不敢懈怠、忙忙碌碌”的农夫,先生在勤勉为官、为民、从政的人生事业时,务实求真,思考悟道,知行合一是其立世之道,也是其为官为人之道。



一本赏心之作



《不忘初心》叶双瑜 书

   读好书,如欣赏好画,既有审美上的愉悦,又有境界上的提升。在《晴耕雨读》中,先生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,将一枚枚散落在过往岁月中的吉光片羽,加以梳理,织出一本赏心之作。正如高翔部长序中所言:通读《晴耕雨读》,感受到的是赤子的真诚,理论的力量,实践的真知。”


  这是一本读完会令人沉浸其中的书,读完会令人掩卷深思的书,书中的很多话,是先生多年为政的真知灼见,读者朋友们在工作之余,多多品读,对于从政处世、克己修身、开拓思路会大有裨益的。



《晴耕雨读》

一位有文心的从政者的心扉世界

者:叶双瑜

出版社:福建人民出版社

出版年:2016年11月



 作者简介 


叶双瑜,1955年11月生于福建上杭。高中毕业后,当过农民、小学民办教师、农村大队干部。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。在职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,获经济学硕士学位。曾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、省委写作组工作。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、副处长、处长、副主任,福州大学党委书记,福建省科技厅厅长,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,中共福建省委常委、秘书长兼省直机关工委书记。现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。中共十六大代表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。

曾出版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》(合著)、《科技创新与重要战略机遇期》(合著)。多次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章及书画作 62 25169 62 15792 0 0 2767 0 0:00:09 0:00:05 0:00:04 3058。




王来文简介


福建漳浦人,1968年出生。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,教育部首届中国画博士课程班进修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福建省文联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、福建省艺术委员会副主任、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厦门大学兼职教授,长期担任全国美术大展的组委会委员、评委、福建省美术大展的评委会总召集人、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总评委等职。






链 接


寿山石雕界开春大剧


帝师陈宝琛书法


最美的“她”,在寿山会馆


第二届“匠心神韵”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创作大赛暨 十大新锐雕刻青年评选开始啦!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